白细胞减少症的主要病因 (一)先天不足 父母体虚,胎气不足,或胎中失养;临产受损等,致使婴儿脏腑不健,生机不旺。常见于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、慢性家族性粒细胞减少症,均因父母患此症而累及子女。 (二)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,损伤脾胃,脾胃功能失调,不能化生精微,气血不足,不能濡养脏腑四肢,出现虚劳的一系列表现。 (三)劳欲过度 劳欲过度,脾肾受损,功能失调,气血化生乏源,精血亏虚则出现虚劳表现。 (四)正虚邪犯 六淫之邪侵袭,迁延日久,邪气久踞,耗伤正气;或邪毒入里,伤血及髓,气血化生不利;或误治、失治,伤及脏腑,损及脾肾,致气血化生无源,或本虚之体感受邪气,邪从热化,可见发热与本虚之证并见。 白细胞在体内有抵抗细菌的作用,那白细胞偏少会不会也是病?血液中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,一旦身体某个地方有细菌感染,白细胞就会走出血管,进入感染区,将细胞包围和杀灭。如果白细胞少了,人体对细菌的抵御能力也就下降了,就容易发生细菌感染。最常见的表现是咽喉疼痛和发热。当发现白细胞减少时,应当在医生的帮助下寻找原因。 首先可以看一下另外两种血细胞——红细胞和血小板有没有异常,如果有异常,提示病情比较严重,如果仅仅是白细胞减少,问题可能就比较简单。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做个骨髓穿刺检查,从而了解白细胞究竟是怎么减少的,究竟是产生减少还是破坏增加,而且还得排除其他血液病。 一般来说,白细胞减少是有一定原因的,如某些药物,如解热镇痛药、磺胺类药等;病毒感染,如肝炎、流行性感冒等;免疫系统疾病,如类风湿关节炎等,如能确定是由上述疾病引起的白细胞减少,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。 此外,要注意白细胞是由不同白细胞组成,包括粒细胞、淋巴细胞、单核细胞等,白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原因是粒细胞减少。因此在看血象时,不仅要看白细胞总数,还要注意各种细胞的比例,尤其是粒细胞的比例和计数。临床上把粒细胞<2×10^9/升称为粒细胞减少症,把粒细胞<0.5×10^9/升称为粒细胞缺乏症。 当然也有部分患者,他们白细胞虽然少,但是骨髓检查是正常的。当身体有感染时,白细胞能够及时地从骨髓中释放出来,参与感染的控制,因而不会出现抵抗力下降、容易感染等问题,所以无需治疗,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忧。 血液科热文推荐: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:医网血液科频道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