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医网 > 疾病频道 > 缺铁性贫血 > 正文

献血亦有“约法三章”

6月17日 10:04 来源:家庭医生

  张先生夫妻两人都患有高血压,他们听说献出一部分血液后能降低血压,所以夫妻俩一起参加了献血。这其实也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。高血压的人献血时冠状动脉(营养心脏的动脉)可能会痉挛,引起一时性缺血,导致心绞痛,有形成心肌梗死的可能;另外,高血压患者献血后血压下降,血流减慢,易形成血栓。我国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规定:献血者要有正常血压,其收缩压为12-18.7千帕(90-140毫米汞柱),舒张压为8-12千帕(60-90毫米汞柱),脉压差为4-5.3千帕(30-40毫米汞柱)。

  李先生是们保险公司的白领,一个月内两次登上流动献血车要求参加献血。他说无偿献血和他们做保险业务有点类似,平时多献出一点,到需要时可以得到回报。他的无偿献血储蓄卡上已经有200毫升血液,现在感觉身体不错,还想再献200毫升,但是医生却婉转地拒绝了他。这是为什么呢?原来献血后血液成份的恢复有一个过程,血液中的各种成份,恢复起来有先有后,恢复最快的是血浆,丧失的部分浆当天就可以通过组织渗透而得以补充;恢复最慢的是红细胞。血液各种成份一般在3个月左右可完全恢复到献血前水平。考虑到献血后血液成份完全恢复的时间和献血者的健康情况,我国《献血法》规定:两次献血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。

  制定上述各种规定,都是基于从献血者健康水平出发考虑的,同时,为了保障受血者输血的安全有效,对于献血者还有很多要求。有位在校学生,响应号召,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,在献血前一天,医生通知他须饮食清淡,不能吃油腻食物,他感到困惑不解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原来在食用含脂类较多的食物后,大量的脂类物质进入备注,会使血液中的脂类大大增加,形成乳糜状血浆脂蛋白,含有这种脂蛋白的血液称为“脂肪血”。脂肪血作为血源输给病人是很危险的。这是因为脂肪血中的脂蛋白对于受血者而言,是一种异体蛋白质,能够刺激受血者机体发生免疫反应,使受血者出现寒战、高热等输血反应。因此,血脂高的人和献血当日吃过油腻食物的人不能献血。

  献血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,但是如果病人输了具有传染性疾病的血液后,不但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,还将雪上加霜,给病人增添新的痛苦。这些血液传染病中常见的是乙型肝炎,因此乙肝病人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,都不能参加献血。患有其他疾病,如丙型肝炎、艾滋病和梅毒等患者也不能参加献血。当然,并不是人人在献血之前都知道是否存在这些疾病。为了保证血液质量,各级血站、血液中心都建立了完善的血液检测系统。对于献血者而言,每次献血还相当于做一次免费体检呢。

  到目前为止,人造血液仍处于研究中,血液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品,目前的临床用血只能靠健康人捐献。一个人能在适龄健康之时献血援助别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。但是,献血不仅需要爱心,还需要适合的年龄和健康的身体。因此,献血者在献血之前一定要仔细了解献血的要求。

[责任编辑:xuanyuan]

常见疾病问题

就医导诊

找最好的医院
找附近的医院
查疾病 - 查症状 - 查药品 - 检查查询 - 妇科 - 男科 - 皮肤病 - 性病 - 眼病 - 口腔病 - 耳鼻喉疾病 - 肾病 - 传染病 - 精神心理病 - 肿瘤